110-120(36/56)
同样的摆着桌子,有吃饭的人。文绮目瞪口呆地看向秦薇歌:“秦姐,这?”
秦薇歌拉着文绮找了个有空位的桌子坐下,等坐下后才说:“这是我之前来,别人给我推荐的一家饭馆,开饭馆的是以前在广城大酒楼干过的大师傅,因为以前给日本人做过饭,被人打成成分不好,国营饭店不要他,为了养家糊口,就偷着开饭馆了。他这儿干了好多年了,手艺好,做广城特色的肠粉那叫一个绝,你尝尝肯定不吃亏。”
文绮愣了愣点头:“行!”
秦薇歌给文绮解释完,负责招待客人的服务员也过来了,秦薇歌显然是来过好几次了,她都不用看菜单,熟门熟路的点菜:“一份大的艇仔粥,两份鲜肉肠粉,一份虾饺,一份叉烧包……”
她洋洋洒洒点了好几样,点完等服务员走了,才对文绮解释:“这边菜的分量都不是很大,我多点几样,咱们每样都尝尝。”
文绮当然没有意见。
点完单没多久,服务员就端着盘子上菜了。
秦薇歌跟文绮也不是需要客气的关系,两个人都没说什么,拿起筷子就吃。
嗯,别说,这家店的手艺真是不错。
肠粉嫩滑,虾饺鲜甜,叉烧包油润浓香……
文绮筷子没停过,一直到桌子上的食物被一扫而空。
等吃完饭,文绮捧着肚子跟秦薇歌走出院子,出了门她还在感慨:“这家店手艺是真不错,就是位置有点不好找,要不是秦姐你带着我,我肯定找不着这儿。”
不过这么说完,她也反应过来了。
开店这种事儿本来就是偷着摸着来的,要真是大大剌剌的开在外面,好找的地方,那早就被抓了。
这样想着,文绮叹了口气:“不过人家这样干也有人家的道理。”
秦薇歌明白文绮的意思,她笑着说:“其实现在已经好多了,从前年开始,这边抓投机倒把的就不严了,我听人家这边的人说,还有好多公安偷着来这儿吃呢。”
文绮:“诶对,我看这边好像是抓的不怎么严,我们刚来那天,还看见有在大街上摆摊的呢,我还心说这也不怕被抓吗?”
秦薇歌:“抓肯定还是会抓的,在大街上摆摊肯定是不行的。但你看到的那种,肯定是家就在街附近的,有人盯着,公安一来,他们就把货扔回家里,公安就是走形式,看不见货呢,也就不管了。”
文绮:“哦哦,这样。”
说来说去,她也明白了,其实这边的公安也不怎么想管,但碍于政策,还是要抓。
文绮:“其实上面政策已经宽松了不少,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彻底放开。”
现在已经放开了修理业和手工业的个人经营允许,类似修鞋铺、理发铺这种,是允许个人营业的,着实是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个体工商户的限制能全面放开。
秦薇歌:“快了。”
她是重生回来的,有上辈子的记忆在,她清楚马上翻过年的八零年北城就会颁发第一张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执照,等到八零年底就彻底放开做个体户的限制了。
文绮:“我也感觉快了。”
她没有秦薇歌的记忆,不过以她新闻人的敏锐,能从上面的政策看出这个风向来。
文绮挠了挠脸蛋,笑着说:“等真的允许做生意之后,我还想开个店呢。”
秦薇歌听到文绮这话一愣,她转头神色不明地说:“你想开店?”
文绮:“想呀。”
她说:“秦姐,你别看不起做生意的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