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34/56)
:“怎么了?你刚才和那边的人说什么呢?”文绮:“我看摊子上的丝绸挺漂亮的,想买,打听了一下价格,要这个数——”
她伸出手比划了一下,接着呲着牙说:“而且是美元这个数!”
“嘶——”
李晓晴看了也倒吸一口凉气:“卖这么贵的吗?”
文绮点点头:“可不是。不过人家同志刚才跟我说,这是专门卖给外国人的价格,她们厂子的货在白云路的友谊商店也有卖的,价格要比这里卖的便宜。”
李晓晴:“那感情好啊!”
文绮:“可不是,等广交会结束,咱们走之前,不是还有一天休息时间吗,我打算过去看看。”
文绮这边虽然有自己的安排,不过还是以正事为主,所以她小声跟李晓晴嘀咕一句,就继续专心的听老师的讲解去了。
带队老师带着新闻系的这些学生在场馆里逛了一圈,大概的介绍了一下几个热门的厂子。当然,他也没有每个都介绍一边,毕竟参展的厂子也不少呢,国内国外的加一起,有两万多个参展摊位呢。
介绍过一圈,时间也来到下午了。
老师看学生们都蔫蔫的了,索性就宣布让大家会招待所休息去了。
明天才是正式开展的日子,她们得养好精神来准备面对明天的大场合!
文绮一行人回了招待所,倒是也听话,没有出去乱跑的,都乖乖回房间休息。
第二天,文绮一行人还是一大早的就出发了,等到了场馆,文绮才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跟今天一比,昨天场馆的人根本不算什么。今天这才叫人山人海啊!
场馆里的人是真不少,门口都要排队进场。
昨天老师领着给文绮她们一行人介绍的几个摊位前大排长龙,看着生意红火的很。
文绮在场馆里转了一圈,最后回到苏城丝绸厂的摊位前。根据她的观察,苏城丝绸厂展位前排队的人虽然没有别的展位前排队的人多,但成交量却是最多的。
她好奇地想来探究一下原因。
苏城丝绸厂的员工听说了文绮的来意后,倒是也欢迎。只不过因为摊前的人太多,她们分不出功夫来招待文绮,文绮也不觉得有什么。她不需要谁来招待,能站这儿观察就行了。
跟苏城丝绸厂的摊位前待了一天,文绮的收获不少,她还给丝绸厂谈成了一笔生意呢!
要说是文绮给谈成的生意也不对,因为文绮没干什么,只是帮忙翻译了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在下午场馆快要关闭的时候,展位前来了个大胡子,说着一口苏城丝绸厂员工听不懂的鸟语。苏城丝绸厂员工有懂英语懂俄语的,试图用英语和俄语跟大胡子沟通,没想到对面的大胡子压根不会英语。就这么着,两边陷入了语言不通的困境。这个时候文绮站了出来,她听出来大胡子说的是法语,刚好她大一的时候因为好奇,跟隔壁寝室选修小语种的同学学过一段时间的法语。
虽然文绮法语学得也不是很精通,就只是认识些常用单词,但靠着她一口半吊子的法语,再加上万能的身体语言,最后还真跟对方搭上线,成功的谈成了这笔生意。
签完意向书,苏城丝绸厂员工看文绮的眼神都带着欣赏。
不愧是北城大学的大学生诶,就是厉害。
文绮挠挠脸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接下来几天文绮的行程都和第一天一样,选择一个摊位观察,她观察的比较细致,注意到成交单量多的单价高的基本上都是丝绸、陶瓷、竹编这种手工艺品。
这些在她看来实用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