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6/42)
云宁一怔,随即笑了:“不奇怪,大人做什么都不奇怪。”
孟禹之微微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云宁见孟禹之心情不错,道:“大人不问问我来找您有何事吗?”
孟禹之看向云宁,顺着她的话问道:“你找我有何事?”
云宁眨了眨眼,故意道:“大人不知道吗?”
小姑娘竟然敢跟他开玩笑了,孟禹之眉微微一挑:“我应该知道吗?”
云宁:“方才我刚到侯府门口大家就猜到是我来了,那我来找您有何事您也应该知道啊。”
闻言,孟禹之笑了。
“小姑娘,我没有能掐会算的本事。简家的马车一入巷子侍卫便来报了。我一听车里坐着个年轻的姑娘,便猜到是你了。至于你为何来找我,我并不知道。”
又叫她小姑娘……看来孟禹之是将她当成晚辈了,是她自作多情了。
不过,她也算是知道了为何马车停下没多久赵管家就找上了她。好奇心得到满足,她便没再绕弯子,直接说了自己的来意。
“大人,我手里有红薯。”
孟禹之没听懂她的意思。红薯他知道,是东南沿海种的一种食物。京城也有,大家多半当成一种菜或者点心。这几日调粮时听下面的官员提起过,东南地区有些地方在收成不好时也会用红薯裹腹,只是这种东西刚刚传过来没多久,并不知真假。
云宁看着孟禹之的眼睛,道:“大人,我的意思是,我在南州种了很多很多红薯,这几日刚好成熟了。”
南州……红薯……裹腹……
若这番话是别的小姑娘说的,孟禹之或许不会上心,但坐在对面的小姑娘是个十分聪明的人,她从不说空话套话。
孟禹之神色郑重起来。
“有多少?”
云宁:“红薯耐旱,虽今日因为南州的气候也减产了,但亩收却有两千斤左右,我在南州郊区一共种了两百亩,共计四十万斤。”
听着云宁的话,饶是久居官场见惯大风大浪的孟禹之表情也有些没控制住。
“你方才说有多少红薯?”
云宁又重复了一遍:“四十万斤。”
看着孟禹之郑重的反应,云宁反倒是有些忐忑了,她道:“当时庄子上的管事买的是价格贵一些的红薯品种来种植,所以亩产量比一般的高了一倍。这些是我身边的嬷嬷大约在十日前写信告诉我的,大人不妨让人去探查一番,确定具体的产量。不过,根据我对红薯的了解,差不多就是这个数。”
孟禹之的表情再次恢复平静。若红薯真能裹腹的话,南州的四十万斤红薯就能为调粮争取时间,那么南州之危便可解了。
小姑娘这次是真的帮了一个大忙。
“你想要什么?”
云宁摇了摇头:“我什么都不想要。”
孟禹之深深地看了云宁一眼,这小姑娘甚是聪明,看着精明算计,实则比谁都善良。
“那些粮食光是种植过程就花了不少银子吧?你当真什么都不要?”
之前他让侍卫查过她,她很缺钱,为了让铺子盈利用了不少的法子。
云宁:“如果这些红薯是用来买卖,那我自然一文钱也不能少赚,可您是拿红薯去救命的,我就不想要银钱了。我如今吃穿不愁,手里还有银子花。卖了那些红薯也不能让我变得多有钱,反之,不赚这些钱也不会影响我的日常生活。但,若是没有这些红薯,有些百姓就活不下去了。所以我愿意把所有的红薯都无偿给您。”
孟禹之看云宁的目光又